作者 | 何加鹽
來源 | 何加鹽(ID:ihejiayan)
2010年,段永平花了110美元,買了兩本《窮查理寶典》。
他說,這是他人生最好的一筆投資。
后來他又說,這本書其實2008年就買過,“真的有點貴”。
段永平說“有點貴”,不是嫌錢貴,而是后悔自己買了以后,擱了兩年的時間,都沒有翻看。
他心痛的,是這兩年浪費掉的時間和機會!
這本書,難道竟有這么大的魔力,讓段永平為沒能及時閱讀而懊惱至此?
對于研究投資的人來說,可能確實如此。
因為,《窮查理寶典》,記錄的是查理·芒格的成長經歷和智慧箴言。
查理·芒格,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無比陌生,但對于搞投資或想搞投資的人而言,卻已近乎成神。
“股神”巴菲特傲人的投資業績,與芒格的貢獻分不開。美國媒體提起芒格時,固定用法是“巴菲特的右手”;提起他倆時,固定用法是“那一對兒”(the pair)。
巴菲特說:
著名投資人李錄則評價道:
圖:查理·芒格
那么,芒格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什么段永平、巴菲特、李錄等人,對他如此推崇?
讓我們從頭說起。
1
1637年,芒格的祖輩從英格蘭移民到了新大陸,比美國成立還早一個半世紀。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日子里,這個家族都默默無聞。直到20世紀初,一個叫托馬斯·芒格的人成為聯邦法官,才總算是出人頭地。
托馬斯正是查理·芒格的祖父。小時候,由于家里極度貧窮,托馬斯常常要在屠夫鋪快要收攤的時候,趕去買5分錢一塊、別人不要的打折肉。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家里實在供不起,上了一年就輟學了。后來自學成才,成為一名法官,并爬到了聯邦法官的高位。
由于小時候的貧困太刻骨銘心,托馬斯把自食其力和努力工作當作人生信條,他認為孤島生存的魯濱遜是值得效仿的人生楷模,于是,在兒孫們很小的時候,他和太太就會反復給孩子們講《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還要求他們必須熟讀那本書,學習魯濱遜的精神。
芒格小時候也總是被祖父母抱在腿上聽魯濱遜的故事,這在他幼小的心里種下了一個理念,他“希望變得富有以得到全面的自由,就像魯濱遜在自己的島上,不必理會任何別人所說的話?!?br />
芒格的爸爸叫阿爾,是哈佛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后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當律師,后來擔任了當地的助理總檢察長。
這位阿爾,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他父親托馬斯是當地最有名的法官,自己讀的是哈佛,婚姻美滿無比,兒子查理·芒格又那么爭氣。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查理·芒格出生于1924年1月1日,當時正值“柯立芝繁榮”時期,小芒格的兒時生活,過得無比幸福。
父親對他萬般寵愛。據芒格說:“如果我半夜把爸爸從床上拉起來,告訴他‘你得幫我去埋一具尸體’,他也一定會起床照做?!?/span>
等芒格稍長大一點,父親會把兒子的愛好也當成自己的愛好那樣去對待。例如,當芒格加入學校步槍隊時,阿爾就和他一起訂購《美國步槍手》雜志,一直堅持到自己去世之時。
芒格小時候有輕微的閱讀障礙癥,不過媽媽耐心地教他,幫助克服了這個問題。后來,芒格就徹底愛上了閱讀,尤其愛讀各種名人傳記。圣誕節的時候,父母給他的禮物總是幾本書,而他能夠如饑似渴地一個晚上就看完。
芒格也是個調皮的孩子。他曾經故意從路上撿起一只死老鼠,把媽媽嚇得哇哇大叫,落荒而逃。后來,一貫溫柔的媽媽拿著衣架把他追出了幾條街。
十來歲時,芒格在一家名為“巴菲特父子商店”的雜貨鋪打工。店主歐內斯特·巴菲特是個特別嚴厲摳門的老頭子,讓芒格充分領略到打工的艱辛,以至于后來芒格認為,這次打工經歷“是一次理想的從商入門教育”,因為“迫使他去尋找更輕松的職業?!?/span>
17歲時,芒格考上了密西根大學數學系,不過沒讀多久,就因美國卷入二戰而被征召入伍。
他入伍的時候正值天寒地凍,新兵訓練營的生活苦不堪言。每當筋疲力盡地躺在被大雪覆蓋的冰冷帳篷時,他總是和其他的新兵蛋子們一起暢享未來。芒格的夢想是:
“我想要一堆孩子、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很多書,還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span>
2
新兵訓練結束后,芒格參加了部隊分配考試。他的智力考試成績極高,但是體育考試成績極差,最后被選派到空軍,去當氣象研究員。
他先是被軍方派往新墨西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和工程,后來被派到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熱力學和氣象學。
加州理工學院是世界著名學府,美劇《生活大爆炸》里面的怪才科學家們,就是在此生活和工作。其所在的帕薩迪納市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小城,芒格一眼就愛上了這座城市,日后幾十年,他就生活在這里。
加州理工學院
他的妹妹瑪麗,此時正在離加州理工不遠的斯克利普斯學院讀書,她把自己的室友南?!す鹚菇榻B給哥哥認識。結果,兩個年輕人一見鐘情。
由于當時正值二戰,無數美國青年男子都要奔赴戰場,他們常常要和女朋友經歷長時間的分離甚至是永別,這給愛情涂上了一層別樣的浪漫色彩,戀人們因此變得沖動而瘋狂。
芒格和南希就是如此。他們見面沒有多久,就結了婚,并很快有了孩子——那時,新郎21歲,新娘才19歲,倆人都還在學校讀書。
不過,這一對新婚夫婦倒是沒有經歷太長的生離死別。芒格被派往遙遠的阿拉斯加執勤,這里遠離戰場,除了極度嚴寒以外,倒不會有什么生命危險。
阿拉斯加地近北極,有小半年時間幾乎籠罩在黑暗之中。芒格對氣象員這個工作,熱愛度完全為零。閑得無聊之下,除了思念妻兒,只能每天以打橋牌為樂。
好在戰爭很快就結束了。1946年,22歲的芒格從空軍退伍。當時,美國政府為戰場上退下來的百萬軍人設立了《美國軍人權利法案》,支持退伍軍人上大學,芒格也想繼續未完成的學業。
由于在加州理工被學霸打擊,芒格覺得自己永遠競爭不過那些物理學教授,便選擇走父親的老路:報考哈佛法學院。
作為從小的優等生和哈佛校友的兒子,芒格對自己能上哈佛法學院充滿信心。但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學校說他沒有本科文憑,不予錄取。
好在芒格家族在內布拉斯加已經有了深厚的人脈關系,哈佛法學院前任院長羅斯科·龐德,就是芒格家的好友。芒格找了這位叔叔幫忙,走后門進了哈佛。
盡管進入學校是走的后門,但芒格沒有給龐德叔叔丟臉。在哈佛,他第一年就拿了獎學金。畢業時,是以“magna cum laude”的榮譽拿到法律博士證書。這個拉丁語意思是“極大的贊譽”,只頒給學院前4%(12/335)的學生。
在哈佛讀書期間,他和南希又生了一個女兒,養在學生宿舍。由于地方太小,女兒的嬰兒床只能放在浴缸里。
24歲那年,芒格帶著法學博士學位、兩個孩子和懷了第三胎的太太,回到了帕薩迪納。
他很快取得了律師從業資格證,加入了洛杉磯有名的賴特和加勒特律師事務所,月薪275美元。
這個月薪現在看著不高,但在1949年,已經是不菲的收入了。所以,芒格在養三個孩子的同時,還能存下一些錢來。在一個建筑師親戚的幫助下,他在南帕薩迪納蓋了一棟大房子。
至此,他年輕時的夢想,全部都實現了。
3
1950年代,是美國歷史的黃金年代,挾二戰救世主之余威,美國人民全面進入最幸福的10年。
不過,幸福的人里不包括芒格。
他進入了個人歷史上最悲慘的10年。
年輕時沖動的婚姻,此時已經結下了苦果。他和南希的理念全然不合,倆人經常吵架,朝對方大吼大叫。
“瞎子都看得出來他們不快樂”,“世界上沒有比他們更不合拍的夫妻了”,這是兩個女兒日后對這段婚姻的回憶。
在痛苦的爭吵中,倆人最終決定結束這段婚姻。芒格搬出了自己親手建造的房子,在大學俱樂部租了一間破爛的單身漢宿舍,只能每周六開著一輛連小偷都不感興趣的破車去接孩子們玩。
但是,就連每周六這樣的快樂,也沒能持續多久。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泰迪,被查出了白血病。
在那個年代,白血病是必死無疑的絕癥。芒格和南希耗盡所有積蓄,想盡一切辦法,都沒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幾個月后,芒格站在醫院的病床前,眼睜睜地看著9歲的兒子一點一點地沒有了聲息。他抱著瘦小的尸體哭了一陣,然后跑到外面,沿著街道邊走邊哭。
這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
好在,此時有另一女人,給了他很大的安慰。
在泰迪去世之前,芒格通過相親認識了新女友。新女友名字也叫南希(看來芒格對“南?!边@個名字情有獨鐘),和芒格一樣,也是離異,獨自帶著兩個孩子。
他們相識沒多久,芒格就搬到新南希的家里去住了。他的三個孩子和南希的兩個孩子,正好能玩到一起。只不過此時泰迪已經病重,只能看著弟弟妹妹們瘋跑。
泰迪去世幾個月后,芒格和南希舉行了婚禮。此后,他們共同生活了55年,直到死亡將他倆分開。除了各自從前一段婚姻帶來的兩個小孩以外,他們又共同生育了4個孩子,所以這個家庭最終共有8個孩子,最大的和最小的整整相差20歲。
時間回到50年代,離婚和泰迪之死,還不是芒格受到的全部打擊。
在1959年,他父親阿爾·芒格,在68歲的年紀,也突然去世了,芒格再次陷入悲傷。后來,出于對父親的思念,他把阿爾用了幾十年的公文包拿來自己用,并在上面刻上了父親和自己的名字。
正是在回老家處理父親后事期間,芒格的人生,從此進入下一個篇章。
那一次,他遇到了巴菲特。
4
巴菲特比芒格小6歲,小時候兩家離的很近,有很多共同的熟人,甚至還先后在同一家雜貨鋪打工,不過互相一直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巴菲特碩士畢業后,在老家搞私募投資。1957年,他到一個名叫戴維斯的醫生家去募資,想讓對方投1萬美元。戴維斯都沒怎么聽他講,就決定投資10萬美元。
當巴菲特在震驚之下結結巴巴地問原因時,戴維斯醫生說了一句:“因為你和查理·芒格很像?!?/span>
從此,查理·芒格這個名字,深深印在巴菲特腦海中。
兩年后,他們終于第一次見面。
戴維斯醫生的兒子是芒格的發小。在芒格回來處理父親后事時,他安排二人會面。巴菲特說:“太好了。我倒要看看,你爸爸說我和他很像,到底是夸我還是損我?!?/span>
日后人們如果要寫關于友誼的文章,這次見面可以和中國古代的“桃園結義”或“高山流水”相媲美。
據旁觀者稱,巴菲特那天一反常態,出奇地安靜,平時酷愛主導談話的他,一個晚上都在耐心地聽芒格說話。
這是真正的一見鐘情。他們彼此都對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交談得意猶未盡。桌上的其他人對他們來說似乎都不存在,他們的眼里只有對方。
第二天,他們又相約在一起。兩個人之間的話題談不完。芒格拉著巴菲特只顧聊,當別人要開口說話時,他還不耐煩地揮手示意別人不要打斷他倆的聊天。
芒格回到加州后,巴菲特每天都和他通電話,有時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電話打不過癮,還常常寫信,最長的一封寫了9頁紙。
一個月后,巴菲特專程飛到加州去看芒格。芒格在家中設宴接待巴菲特,孩子們都對此印象深刻,因為他們覺得這兩個人的聲音和笑聲都很像。
巴菲特告訴芒格:以你的天才,做律師太屈才了,你應該做投資才對。
其實巴菲特是想拉攏芒格一起跟他搞投資。因為這么多年來,他一直是孤軍奮戰。而這一次碰到如此絕佳的一個伙伴,他可不想放過。
芒格沒有馬上答應。不過,他把自己認識的富豪們都介紹給了巴菲特,其中很多都成了巴菲特的投資人。
可以說,是芒格把巴菲特從內巴拉斯加平原帶到了富庶的西海岸。
認識的那一年,芒格35歲,巴菲特29歲。此后他們的友誼持續了61年,現在仍在繼續。
5
芒格之所以沒有馬上去干投資,是因為他的律師業務干得還不錯。他是當時洛杉磯地區最受歡迎的律師之一。
他會勤奮地連夜分析案子,整理思路,并且在客戶到來時,幾分鐘就給出成文的方案??蛻敉鶠檫@種效率而大吃一驚,也為他的專業性所折服,從而指定他為專任委托律師。
1962年,芒格自立門戶,成立了以自己為首的律師事務所。不過,3年后他終于離開了這個行業。因為那時,41歲的他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不再需要依靠當律師養活自己了。
早在1961年,芒格就開始了房地產業務。當時,一個名叫奧提斯·布思的客戶,因為爺爺去世,繼承了加州理工大學附近的一塊土地想賣掉,請芒格幫忙處理有關遺產處置的手續。
芒格看了土地的資料后,對布思說,現在南加州發展這么快,干嘛要把土地賣掉呢?你不如留著自己開發房地產。
布思說:主意是不錯,不過沒有你,我可搞不了。你愿意入股嗎?
芒格大笑,說道:要是我自己看好的項目,自己都不愿意入股,那未免太自取其辱了。
于是,他們湊了10萬美元,蓋起了公寓樓,后來賺回50萬美元。
有了第一單項目的成功,他倆又合伙搞了別的房地產項目。芒格敏銳地觀察到,當地人都喜歡住平層而不是高層,尤其喜歡綠化好的房子。所以他后來開發的房子都是平層,而且極端注重綠化,在市場上極受歡迎。
做了5個項目后,芒格一共賺了140萬美元。在那個年代,這已經是了不起的百萬富翁了。
和他一起搞房地產的搭檔布思,自然也賺到了很多錢。不過,對布思來說,與芒格合伙的好處可不止這一點點,日后,他將因為對芒格的信任,成為10億美元級別的大富翁。
也是在1962年,在巴菲特的多次勸說和催促之下,芒格在做律師和開發房地產之余,終于正式踏入了投資行業。
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和買賣證券,以及收購一些小型企業。有時是自己投資,有時通過合伙公司投資,有時和巴菲特一起投資。
芒格從一開始就采取了后來被稱為“價值投資”的投資方式。他從不炒短線,而是深入研究公司的價值,一買入就長期持有。
同時,他在投資中也堅持著自己做人的原則:寧可別人負我,不可我負別人。
有兩個例子可作證明:
一次,一家公司因創始人意外去世、經營不善而被他們收購。在處理債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工廠在很早之前欠創始人兩個姑姑各8萬美元。
一般而言,在此種情況下出售的公司,債權都是要打折的。不過,芒格不愿意對兩位老太太趁火打劫,他說服合伙人古瑞恩,堅持按照全額支付。
而古瑞恩,很快也在自己的事情上體會到芒格的這種風格。
當時,他因故要退出項目,按照約定,他的股份由芒格收購。在談判收購價時,芒格問:你想要多少錢?
古瑞恩當時正需要20萬美元,就咬咬牙,說:我的股份現在值20萬。
芒格說:不,你算錯了。
古瑞恩很尷尬,心想,完了,我果然要多了。
結果芒格說:你那份現在值30萬。
說完就給他開了一張30萬的支票。
從那以后,古瑞恩對芒格無條件地信任。他后來也因為跟著芒格,成為億萬富翁。
芒格的合伙人投資公司一直運營到1976年初才結束。14年間,盡管在1973和1974年因美國股市大跌而連續兩年出現過30%以上的虧損,但其復合投資回報率仍然達到了年均19.8%,其中每個合伙人的投資回報率為年均24.3%。
6
在投資生涯的早期,芒格和巴菲特還只是零星業務的合作。60年代末,他們開始在一個大項目上密切合作。
在繼續瀏覽本公司網站前,敬請您仔細閱讀本重要提示,并將頁面滾動至本頁結尾“接受”或“放棄”鍵,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擇繼續瀏覽還是放棄。點擊“接受”鍵,視為您已經閱讀并認定自己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且愿意遵守本提示內容。
1、合格投資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者應為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公司單只私募基金產品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 凈資產不低于1000 萬元的單位;
(二) 金融資產不低于300 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萬元的個人。
前款所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投資者應當認真閱讀產品法律文件,了解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產品是否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
2、參與私募投資基金有風險。私募投資基金凈值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并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并造成投資者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管理人過往的業績數據并不預示其未來的表現,投資者不應依賴本網站所提供的數據做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所作出投資決策之相應風險。
3、本網站刊載的信息。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廣告或銷售要約,或買入任何證券、基金或其它投資工具的建議。投資者應仔細審閱相關金融產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風險因素,或尋求專業的投資顧問的建議。
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是我們認為合法或已公開的信息,但僅代表廣東匯創投資于發布當時的分析、推測與判斷,可能您在閱讀時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已發生變化。廣東匯創投資會對來源于第三方的信息、數據、資料明確說明出處及來源,但我們并不對第三方所提供之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公司或其股東及雇員概不對于本網站內第三方所提供之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敬請投資者審慎鑒別、判斷。
4、權利聲明與法律管轄。您在任何情況下,未經廣東匯創投資書面許可,均不得復印、復制或再轉發本網站資料的全部或其任何部分。與本網站所載資料有關的所有版權、專利權、知識產權及其他產權均為廣東匯創投資所有。廣東匯創投資概不向瀏覽該資料的人士發出、轉讓或以任何方式轉移任何種類的權利。
進入、訪問與使用本網站,以及本條款與條件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解釋。
廣東匯創投資
特此提示!